0314-2281315
“鼓勵市場主體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根據信用主體的信用狀況,對守信主體采取給予優惠便利、增加交易機會等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措施……”
5月26日,經湖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正式通過,該條例將于9月1日起施行。據悉,這是湖南省第一部關于社會信用建設的地方性法規。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地社會信用立法工作駛入了“快車道”。據初步統計,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區完成了社會信用的立法工作。多數省份在社會信用立法中,都將激勵誠信懲戒失信進行了具體的細化,同時將政務誠信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
各地加快信用立法進程
對社會信用進行立法,湖北省走在了前列。
2017年3月,湖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湖北省社會信用信息管理條例》。據悉,該條例是我國首部關于社會信用信息管理的地方性法規。
記者注意到,《湖北省社會信用信息管理條例》明確界定了5種嚴重失信行為和7種特別懲戒措施。被納入嚴重失信名單者,將受到7種特別懲戒措施:限制從事特定行業或項目,限制任職資格,限制從事特殊市場交易,限制授予榮譽和融資信貸,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限制出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特別懲戒措施。
3個月后,上海市對社會信用立法也進行了表決。2017年6月23日,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上海媒體披露稱,為了做好這部地方法規的立法工作,上海市相關部門此前進行了3年的調研和起草。
《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實施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這部法規也得到了高度評價?!熬哂泻軓姷膭撔滦?、針對性和適用性,為地方社會信用立法探索提供重要參考,也為全國社會信用立法實踐提供重要支撐,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和深遠意義?!庇性u論稱。
記者看到,《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對懲戒失信和社會信用信息保護進一步進行了細化。根據規定,嚴重失信主體將被限制進入相關市場、相關行業、擔任相關職務、開展相關金融業務等;建立了社會信用信息安全保護制度,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采集、加工、使用、傳播、買賣、提供或者公開社會信用信息,明確信用主體的權利救濟途徑等,尤其注重對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湖北、上海、浙江、河北、陜西、河南、山東、廣東、江蘇、海南、吉林、遼寧、天津、黑龍江、內蒙古、湖南、山西等20多個省份對社會信用進行了立法。其他一些省份今年正在對社會信用立法草案進行審議,還有的省份將社會信用立法納入了今年的立法計劃。
記者查詢發現,各地對地方信用立法的名稱并不一致,主要有《社會信用條例》《社會信用信息(管理)條例》《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三種類型。如上海市、湖南、山西等省市名稱為《社會信用條例》,而湖北和河北等省的名稱為《社會信用信息(管理)條例》。
政務誠信建設放重要位置
記者注意到,在社會信用地方立法中,多數省份將政務誠信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如重慶市和湖南省,專門在法規中對“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進行了約束。
2021年7月1日,《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突出了政務誠信建設,條例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等三個條文對政務誠信作出了規定。要求建立政務誠信監測治理體系和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并對政府及其部門的守約踐諾、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例如,不得以行政區劃調整、政府換屆、機構或者職能調整以及相關責任人更替等為由違約毀約,確因法定事由需要改變政府承諾或者合同約定的,應當依法進行并補償。此外,還規定了政務誠信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制度。
今年5月26日通過的《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第七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發揮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社會信用建設中的示范表率作用,誠信施政、誠信作為、誠信執法,增強決策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向市場主體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以及依法訂立的各類合同,不得以行政區劃調整、政府換屆、機構或者職能調整以及相關責任人更替等為由違約毀約。因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改變政策承諾、合同約定的,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并依法對市場主體因此受到的損失予以補償。
對于政務失信行為如何追責,《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也作了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因違法違規、失信違約被司法判決、行政處罰、紀律處分、問責處理等信息應當納入政務失信記錄。對造成政務失信行為的政府或者部門主要負責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對存在政務失信記錄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相關規定采取限制評優評先等處理措施。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政府擔負著引導、示范、監督和管理社會信用的職責,更需要率先垂范,時時講誠信、處處守誠信?!痹诤蠋煼洞髮W法學院教授黃捷看來,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是建設誠信社會的重要基礎。
激勵守信懲戒失信成常態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各地對社會信用立法后,激勵誠信懲戒失信已成常態,一些典型案例也不斷被媒體披露。
今年5月,江西省鷹潭市文明辦、鷹潭市發改委、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鷹潭市人社局等7家單位,聯合公布首期誠信“紅黑榜”。江西明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鷹潭勝華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單位,被評為“2020年度江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而上紅榜張榜公布。鄭某輝、江西施氏物流有限公司等自然人或法人,因被法院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而上黑榜。
“我愿意支付所欠員工的全部工資,請求你們盡快把我移出失信人員名單?!?span>5月11日,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某單位法定代表人徐某來到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準備清償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在一起欠薪案件中,徐某單位拒不履行支付15名勞動者工資合計46705元的義務,伍家崗區人社局依法向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區法院依法將徐某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徐某因要前往外地辦事,購買飛機票和高鐵票時受限,所以他焦急地趕到區人社局來處理欠薪問題。當日,徐某在接受工作人員訓誡后,將欠薪金額直接匯入區人社局農民工工資專戶,并委托區人社局代為支付,同時將該情況及時反饋給法院。
6月9日,甘肅省蘭州市人社局發布公告,公布了蘭州市2022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將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及其社會公布情況記入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用體系。對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企業和個人實施聯合懲戒。
“通過建立信用約束和激勵機制,在全社會構建起‘守信受益、失信受限’新格局,切實增強全社會對信用價值的獲得感?!秉S捷對記者說。
黃捷認為,社會信用立法是“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有機結合,先行先試的地方立法可以為國家立法積累經驗,促進國家立法與地方立法的優勢補充。
“地方上社會信用立法已然趨于成熟,對進一步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為國家層面的社會信用立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秉S捷說。(來源:信用中國)
主辦單位:承德市信用協會 承德市信用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業務主管:承德市工商業聯合會 業務指導:承德市信用辦 承德市司法局
Copyright©2018 承德市信用協會 備案號:冀ICP備18022440號-1
數據庫支持:綠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www.11315.com)